下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B.山谷、鞍部、山脊、盆地C.山脊、断崖、山谷、盆地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e卷通组卷网中考地理稳拿5分1.高谷低脊:向高处突是山谷,向低处突是山脊2.双突鞍部:2山脊或山谷突出互相对称处是鞍部3.闭高山峰:闭合圈➕最高点是山峰4.梳子陡崖:像梳子形状的是陡崖5.越密
˙▂˙ 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小地形:山体的山谷不同陡坡部位缓坡鞍部山顶山脊3、等高线图的判读(1)判断地形——大地形判断地形——地形的部位(小地形)A山地就是山谷(如图中HI处).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如图中D处)。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
山谷处易形成小河,在山上迷路时,可以沿小河走,容易形成聚落。4、鞍部:是两山峰之间的比较平缓的部位。正文1 1、山顶:山顶即山峰,在地形图中一般用三角形符号予以标记。看海3 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写出图中字母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地形所在地的地形名称:名称:A: B: C: D: E: 山顶山顶山谷山谷山脊山脊陡崖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3、鞍部——位于两山顶之间的部位,行为形似马鞍,所以叫鞍部。4、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5、山脊——等高线弯曲的地方从数值高的凸向数值低的。6、山谷—
八、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连接两山是鞍部——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等高线图表现形式是位于两个山峰等高线的中间较低处。鞍部是两座山峰之间的平缓地带,视野开阔,也适合扎营。等高线看起来就像沙漏,漏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