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D II 50c 用的是44×33 规格的中画幅传感器,等效系数约为0.78,等效35mm 画幅后的焦段约为39mm 虽然接的都是50mm 的镜头,但等效之后的视角还是会出现差异,这个大小分别是:在镜头内部,使用了10组12片光学机构,光圈范围是F2.8-F22,由于只有5片光圈叶片,因此会产生强烈的十星芒;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19mm,放大率为0.185倍;镜头直径为82.6mm,长度是8
GF23mmF4 R LM WR,它们最大光圈只有F4,等效135画幅最广视角不过16mm,Laowa 19mm f/2.8 Zero-D GFX拥有F2.8大光圈以及等效135画幅15.2mm视角,相信能够吸引不少GFX用户。现实中,中画幅相机就鲜有超大光圈的镜头(这会使得中画幅系统的弱光性能并不占优势),镜头群的丰富程度也不及全画幅,所以不少摄影师则会选择利用等效焦距与等效光圈的原理选择全
中画幅相机便于携带,全画幅相机机型比中画幅相机大。二.全画幅画幅大意味着接收光线的面积大,故拍出来的画质更好,高SO情况下比其它面积更小的画幅噪点更少;其次是不用计算等效现在假定APS-C画幅为1,按尼康的全画幅等效1.5计算,那么相同的光圈进光量,在APS-C幅与全画幅之间的换算关系应为:1.5平方/全画幅光圈值平方=1/APS-C画幅光圈值
也就是说,apsc上使用50 1.4 的镜头,光圈全开等效于全画幅机子上使用80mm 2.24的效果。7. 中画幅镜头焦距换算全画幅与中画幅换算系数是0.8,即以全画幅为依全画幅为3624 apsc为23.5*15.6 中画幅以我手中的gfx50为例是4433。代入比例计算即可。这里另提一下透视。透视只与距离有关,也就是在相同距离,拿着等效焦距相同的镜头拍摄,透视不发
⊙﹏⊙ 中画幅APS-C等效光圈对比实拍发布于2021-05-22 03:24 · 1875 次播放赞同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举报中画幅相机光圈APS-C视频格式尼康Z7摄影器材写下你的评一些朋友指出,如果“等效光圈”理论是对的,那么曝光三要素就配不平了。像ET说的,一只F1.4光圈镜头在全画幅相机上是F1.4,在APS-C画幅相机上是F2.0,可实际拍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