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7.0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配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化学中提出“价”(valence,又译为“原子价”“化合价”)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7.0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配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化学中提出“价”valenee又译为“原子价”“化合价”)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
在语义角色的相关研究中,放置(置放)类动词因其自身的语义特征尤其备受关注,学界已有对动词“挂”、“放”的语义角色个案研究成果。动词“贴”仅在相关论著中作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7.0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valence,又译为”原子价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或者能置换多少个氢原子H2O中氧是
语义分析将审查类型并报告错误:不能在表达式中使用一个数组变量,赋值语句的右端和左端的类型不匹配.又比如在语句sum:=first+count*10中,的两个运算对象:count目前现代汉语的语义角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语义角色的分类和鉴别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一、语义角色的划分与鉴别(一)理论上的研究“语义格”的提出将语义分析引向深
1.施事,例如,“老王走了”中“老王”是“走”这一动作的发出者,语义角色是“施事”。2.受事,例如,“吃苹果”中“苹果”是“吃”这一动作的承受者,语义角色是“深层格(deep cases/Tiefenkasus),即语义角色(Semantik roles/Semantische Rollen) Fillmore巧妙地沿用语法层面“格”的概念,但是把“格”分成两类,浅层格呢就是主格宾格属格与格这
第六讲语义角色分析70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ldquo配价rdquo这一概念借自化学化学中提出ldquo价rdquovalence又译为ldquo原子价rdquoldquo化合价rdquo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吕叔湘(1941)对几种施事和受事分别充当主宾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丁声树(1961)指出:有各种不同的动词,因此动词跟宾语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对汉语的语义角色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