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来说,全幅传感器就是35mm胶片全尺寸,而残幅其实就是aps-c画幅,在这个图里可以看到aps画幅还有几种不同规格的,当然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aps确实要比全画幅小很多。再来一发等效换算系数=A/B (大部分的APS-C画幅机器等效系数约为1.5) 如50mm的标准镜头在等效系数为1.5的APS-C上的视角和75mm镜头在全幅机上的视角相似。第1页下一页下载原格式Word
也就是说APS-C 上的B 焦距等效于全幅机上的A 焦距。故等效换算系数=A/B (大部分的APS-C 画幅机器等效系数约为1. 5) 如50mm 的标准镜头在等效系数为1推出一款视频性能一般,但像素达到3600万或者更高且去低通的APS-C画幅微单当然这都是我一家之言,哈哈
APS-C画幅,传感器面积比全画幅小很多,全画幅的镜头如果用在APS-C相机上画面只有中间的部分成像,所以又出现了焦距转换系数的问题,系数算法:全画幅传感器对角线除半幅的尺寸约为23.7×15.6mm,或称之为APS-C画幅。从表面上来看,两者就是感光元件尺寸的不同,而
索尼和尼康的APS-C画幅的转换系数都是1.5,松下、OLYMPUS的4/3系统,转换系数是2。全画幅相机的转换系数都是1,即无需转换。44×33mm中画幅相机的转换系数是0.78。也就是说APS-C 上的B 焦距等效于全幅机上的A 焦距。故等效换算系数=A/B (大部分的APS-C 画幅机器等效系数约为1.5) 如50mm 的标准镜头在等效系数为1.5 的APS-C 上的
50mm×1.5=75mm,这里的1.5,就是APS-C对全画幅的等效系数,也称焦距转换系数(Crop Factor)。因此,APS-C机身配合对应镜头,实现了更远的拍摄视角,300mm的镜头等效aps-c的转换系数是1.5(佳能的是1.6),m43的转换系数是2。因为APS-C画幅传感器面积比全画幅小很多,镜头用在AP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