ˋ^ˊ 涵盖功能布局、图面表达与组织、地形专题、滨水专题等精讲精析:(1)计算该地的最大高差。从图中可以看出,40m和50m之间还间隔着一根等高线,因此相邻等高线的间距为5m(等高距)。图中海拔最低处为右下角(25m),最高处为右上角(80m),数一下
╯﹏╰ D. 可形成规模较大的瀑布[解析]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计算可得陡崖的相对高度在100~200米,故B项正确;陡崖底部海拔在150~200米,则A项错误;陡崖顶部海拔在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形的陡峭情况,并结合纬度、坡向(阳坡),分析是否适宜种植茶叶;③根据观察点与瀑布的相对位置,分析是否是最佳的观赏地点;④找出线路上的最低、最高
 ̄□ ̄|| 解题思路为:根据等高距、河谷两侧海拔的特点,在图中标出每条等高线的海拔,进而确定Q地的海拔;根据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判断河流的流向,进而确定桥梁不瀑布的相对C.丙地可发育瀑布D.丁地与乙地相比坡度较缓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6~7题。编辑 6.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
2.瀑布顶端海拔小于300 米,结合落差可计算瀑布底端海拔应小于228 米,大于200 米,桥梁位于瀑布的下游,海拔低于瀑布的底端, 故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桥梁附近河岸与山0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对高度=H海拔高-H海拔低。【例1】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如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